别信!别转账!已有多名老年人被骗!
“奶奶,我是您孙子,我打架了,
对方要三万块钱,
不然就要把我送派出所。”
亲爱的孙子打架要被抓,
奶奶心急如焚呐,
赶紧去银行把钱转!
结果被骗了!
如何防范针对老年人的诈骗案件呢?
近日,葛奶奶在家接到一个自称是她孙子的电话,“孙子”说自己喝酒跟人打架,把人打伤了,对方要三万块钱,不然就把他抓到派出所。葛奶奶一听哪还坐得住,立刻按照“孙子”的指示,坐公交车来到银行,把钱打到对方的卡上。打完后,葛奶奶稍微安心,便跟儿媳妇联系,才发现自己接到的根本不是“孙子”的求救电话,而是骗子的诈骗电话!
相对于传统的电信诈骗,这种诈骗手段由于信息资料较全,更容易令老年人上当。接到类似电话时要保持冷静,先联系子女或医院方面进行确认,不要轻易汇款,发现诈骗尽快报警。
一年一度交社保的日子已经开始,一听医保出现问题,老人们为了不影响医保使用,往往会听从骗子的指示,提供自己的身份证号,当老人坚信不疑报出身份证号之后,诈骗人员再次谎称对其个人信息进行核查为由诱骗老年人向所谓的“安全账户”汇款或者直接索要银行卡号、密码,将卡内的钱全数转走,让老年人损失惨重。
遇到能够说出自己姓名、身份证号码、家庭住址等个人信息的电话,要提高警惕,保持谨慎,遇到问题多和子女沟通,如有疑问及时联系公安机关核实。
此类诈骗虽老套,但老年人法律意识薄弱且容易恐慌,所以骗子屡屡得手。先是冒充公检法工作人员,伪造“红头文件”,打电话或发短信给受害者,告知其涉嫌重大案件,甚至做假的通缉令来进行恐吓。随后,使用话术让受害人自证清白或声称保护其财产安全,要求其把名下所有的财产全部转到所谓的公安机关安全监管账户里,从而诈骗得手。
公检法机关不会通过电话或网络进行办案调查,不存在“安全账户”或“核查账户”,更不会通过电话、网络通知涉案人员核查资金、转账汇款等。若收到这类信息,有疑惑可咨询附近公安机关,做到不轻信、不透露、不转账。
一些养老机构为了吸引客户,在不具备养老服务资质和运营能力的情况下,做出明显超出自己供给能力的承诺。不法分子以“免费体检”、“优先居住权”等作为诱饵,以办理“贵宾卡”、“会员卡”、“预付卡”等预交养老费用的名义,向会员收取高额会员费、保证金,或者为会员卡充值等形式非法集资、骗取资金。
诸如这类以投资养老基地、预售养老床位项目为由的非法集资骗局也在不断更新“马甲”,花样层出,稍有不慎就会陷入非法集资的陷阱。日常生活中,要时刻提醒家中的老年人加强防范意识,远离非法集资诱惑。
老年人一定要保持清醒的头脑,
不贪图小利, 不轻信他人,
日常生活中
要注意妥善保管自己的个人信息,
不向他人透露。
凡是涉及投资理财、转账汇款等事项,
要及时与亲人朋友商量,
切忌盲目做决定。
遇到问题多和子女沟通,
如有疑问及时拨打110进行求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