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向发力 严打“两卡”违法犯罪
为集中打击整治“两卡”违法犯罪,守护人民群众的财产安全,峄城公安分局榴园派出所不断深化源头治理,从部署推动、精准打击、预警劝阻、加大宣传四个方面,不间断开展打击整治“两卡”及宣传工作,斩断银行卡、手机卡的非法买卖链条,从源头遏制电信网络诈骗犯罪高发态势。
一体化部署推动“两卡”整治
榴园派出所高度重视打击整治涉“两卡”违法犯罪工作,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积极完善措施方法,安排专门警力组建“两卡”打击治理专班,定期通报梳理重点工作情况,进行总结和回溯。通过不断强化专题研究、专案攻坚,加大整治涉诈根源乱象力度,努力实现资金预警减少,预后被骗减少,电信诈骗发案减少。
精细化措施实施精准打击
坚持“精准打击、专业打击、快速打击”理念,深挖彻查涉案线索,确保工作有序推进。接到线索的第一时间,“两卡”专班成员快速响应开启深度研判,全面延伸摸排违法犯罪链条。2025年以来,共破获涉“两卡”案件10 起,打击处理非法出租、出借、出售“两卡”违法犯罪人员17人。
高效化闭环做好预警劝阻
预警劝阻是降低电诈发案的有效措施,榴园派出所成立资金预警劝阻专班,由所长担任组长,案件办理中队长任副组长,压紧压实工作责任,使资金预警见面劝阻工作形成闭环,及时做好事前预警、事中拦截、事后回访等预警劝阻工作。自资金预警劝阻工作开展以来,榴园派出所的预警成功率为100%。
扩大化宣传营造浓厚氛围
立足辖区实际,不断探索宣传新手段、新方式,扎实推进电信诈骗防范宣传工作,民辅警通过进社区、进企业、进学校等方式,向群众发放反电诈宣传册,讲解典型诈骗案例,梳理分析电信网络诈骗的最新形式及特点,广泛动员群众积极参与“反诈”“断卡”行动,帮助群众坚定“电诈可防”的信念,进一步强化辖区群众的防范意识,构筑坚实的“反诈”思想防线,营造浓厚反诈氛围。
“两卡”违法犯罪到底是什么?
01 、什么是“两卡”违法犯罪?
“两卡”违法犯罪是指非法出租、出售、购买“两卡”的违法犯罪活动。所谓“两卡”是指手机卡、银行卡,其中,银行卡既包括个人银行卡、对公账户、结算卡,同时还包括非银行支付机构账户,即大众常用的微信、支付宝等第三方支付。
02 、“两卡”违法犯罪是什么罪?
非法出租、出售、购买“两卡”(包括手机卡、物联网卡、个人银行卡、单位银行账户及结算卡、支付账户等)用于犯罪活动或者被他人用于犯罪,情节严重的构成帮助信息网络活动罪,即通常所说的“帮信罪 ”。除了广为人知的出售、租借银行卡用于跑分洗钱以外,电话卡以及电话卡关联的互联网账号用于电诈违法犯罪的活动更为隐蔽,带来的法律后果却更为直接。
“断卡”是断哪些卡?
手机卡方面,既包括我们平时所用的三大运营商的手机卡,也包括虚拟运营商的电话卡,同时还包括物联网卡。
银行卡方面,既包括个人银行卡,也包括对公账户及结算卡,同时还包括非银行支付机构账户,即我们平时所说的微信、支付宝等第三方支付。
涉“两卡”人员面临的惩戒
手机卡方面。对公安机关认定的出租、出借、出售手机卡,且被用于电信网络诈骗犯罪造成损失的失信用户,三大基础运营商实施只保留1张电话卡。
银行卡方面。对公安机关认定的出租、出借、出售、购买银行账户或支付账户的单位和个人及相关组织者,实施5年内不得新开账户、暂停银行账户非柜面业务、支付账户所有业务的惩戒措施。同时,纳入金融信用基础数据库管理,录入个人征信。
公安要打击哪几类人?
开卡团伙。自行或者经组织前往银行、营业厅或者通过信息化手段开办银行卡、电话卡的人员,以及金融机构、运营商内部利用管理漏洞大批量开设电话卡、银行卡或者为开设提供便利的“内鬼”。
带队团伙。诱骗或者组织他人开办电话卡、银行卡的团伙,这类团伙经常以“扫村”“扫校”方式忽悠村民、大学生办卡,性质十分恶劣。
收卡团伙。主要是接收带队团伙手机卡、电话卡的团伙,这些人又称“卡头”。有些物流公司、公司的员工也参与收卡。
贩卡团伙。主要是接收全国各地收卡团伙办理的电话卡、银行卡,层层贩卖赚取差价的人员。
如何防范“两卡”违法犯罪?
01
保护个人信息。妥善保管好自己的身份证、手机、银行卡、网银U盾等。
02
不贪图小便宜。不出租、出借、出售电话卡、金融账户,包括银行卡、微信、支付宝账户及支付二维码等。
03
提高防范意识。朋友、陌生人、网友要求出借、出售电话卡、银行卡或支付账号供其使用,并声称给予报酬的,切勿提供,及时向公安机关反映。
04
关注身边人。警惕朋友、亲人被不明人员诱导,利用号卡从事可疑活动。
05
及时报警。如发现有买卖电话卡、银行卡等违法犯罪行为,及时拨打110向公安机关举报。